我買到事故屋怎麼辦?完整解析與解決方案


關於事故屋的處理方式

買房是人生大事,但若買到「事故屋」,不僅心情受影響,還可能造成居住安全與房價貶值的問題。那麼,如果真的遇到 買到事故屋 的情況,該怎麼辦?以下提供完整的法律依據、案例分享、處理方式與防範重點。


什麼是事故屋?

所謂「事故屋」,一般指因 凶殺、自殺、火災、坍塌或其他非自然死亡事件 發生過的房屋。在台灣,不動產業界俗稱「凶宅」,但法律上多以「瑕疵屋」來認定。

事故屋屬於 心理瑕疵,雖不一定影響結構安全,但對多數買方而言,會影響交易價格與居住意願。


買到事故屋怎麼辦?法律救濟管道

若買房時,賣方或仲介 未誠實告知,買方可依《民法》與《消費者保護法》主張權益:

1. 瑕疵擔保責任(民法第354條)

賣方有義務告知房屋的重大瑕疵,若故意隱瞞事故,買方可:

  • 解除契約,要求退費
  • 請求減少價金(降價)
  • 要求賠償損失

2. 消費者保護法

若透過仲介交易,仲介有義務誠實揭露房屋狀況。若隱匿,可能構成違反《消保法》。


實際案例分享

案例一:台中買方成功退屋

台中一位陳小姐花了 900 萬購入中古屋,入住後才從鄰居口中得知,該屋兩年前曾發生過自殺案件。她憤而提告,法院認定賣方確實未誠實告知,屬於「重大交易資訊隱瞞」,判決買賣契約撤銷,賣方須退還購屋款。

👉 這個案例顯示,若能提出證據,買方有機會 解除契約並拿回購屋金額

案例二:高雄買方獲得價金減少

高雄一名林先生購入的透天厝,事後發現屋內曾發生火災與死亡事故。他提告後,法院認為該事故影響交易價格,但不至於必須完全解約,因此判決賣方須退還部分價金約 150 萬元。

👉 此案說明,即便房子仍具居住功能,買方仍能主張 價金減少 來維護權益。


遇到事故屋的處理步驟

  1. 蒐集證據:保存買賣契約、仲介廣告、鄰居證言、新聞報導等。
  2. 確認資訊來源:查詢內政部「凶宅地圖」、地方新聞或詢問鄰里。
  3. 與賣方協商:先嘗試私下協調是否願意降價或解約。
  4. 尋求法律協助:若協商無果,可委託律師提起訴訟。
  5. 未來轉售策略:若決定持有,出售時務必誠實揭露,以免再涉糾紛。

如何避免買到事故屋?

  1. 事前查詢:透過「凶宅地圖」或網路搜尋房屋地址。
  2. 詢問鄰居:比房仲更真實的消息來源。
  3. 要求書面保證:買賣契約中要求賣方聲明「本屋非事故屋」。
  4. 簽約前調查:必要時可請律師或專業代書協助。

結論

買到事故屋確實會帶來心理壓力與經濟損失,但買方仍可透過 瑕疵擔保、法律救濟與實務案例 來維護自身權益。建議民眾在購屋前務必做好調查,並在合約中加註「非事故屋」條款,以保障交易安全。

👉 若你懷疑自己買到事故屋,務必 盡快蒐證並尋求專業法律建議,千萬不要默默承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