違章建築注意事項
在台灣房市中,「頂樓加蓋」與「違章建築」是常見的房屋型態。許多人因為價格較便宜、空間較大而心動購買,但如果沒有事前做好功課,可能會遇到法律糾紛、貸款困難,甚至被強制拆除。那麼,買這類型房子前到底該注意什麼?
什麼是「頂樓加蓋」與「違章建築」?
- 頂樓加蓋:指的是在合法大樓頂樓再自行加蓋的鐵皮屋、套房或小木屋。
- 違章建築:泛指未經政府核准、未取得建築許可而興建的空間,常見於陽台外推、閣樓、鐵皮加蓋等。
這些空間雖然能增加坪數,但法律上並不被承認,屬於 「不具合法建物登記」 的部分。
⚠️ 購買頂樓加蓋或違建房子常見風險
- 法律風險
違章建築隨時可能被政府認定拆除,買到後無法保障權益。 - 貸款困難
銀行只會依照「合法坪數」來鑑價,違章部分不會計入,導致可貸額度降低。 - 轉手困難
未來想出售時,買家會顧慮違建問題,影響脫手速度與價格。 - 居住安全
違章加蓋常缺乏耐震、防火規範,一旦遇到颱風或火災,風險大幅提升。
購屋前必注意 4 大檢查重點
- 查謄本:透過地政謄本確認登記坪數,是否有與實際不符。
- 詢問管委會:了解大樓是否曾經被檢舉,或已列入拆除名單。
- 銀行貸款評估:先找銀行詢問鑑價結果,避免貸款成數不足。
- 確認用途:頂加空間若只是當倉庫,風險較小;若作為主要居住空間,拆除風險會直接影響生活。
真實案例分享
小林在台北市看中一間「頂樓加蓋套房」,坪數比同社區便宜 30%,加蓋後有 20 坪空間,看似非常划算。
但在準備申請貸款時,銀行鑑價人員只認定原本合法的 12 坪,導致貸款額度比預期少了 200 萬。小林必須額外自備資金,財務壓力大增。更糟的是,該加蓋部分已被區公所列為「待拆除清冊」,隨時可能被強制拆掉,讓他最後選擇放棄購買。
👉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:違建空間雖然看似便宜,但實際風險遠高於想像。
建議做法
- 若真的想購買頂樓加蓋,務必將違建部分視為「贈送空間」,不要把它計入總價值。
- 確認自己的資金能力,即使違建部分被拆除,仍能負擔房貸與生活費。
- 若預算足夠,建議優先考慮 合法登記建物,長遠來看更有保障。
結論
購買頂樓加蓋或違章建築的房子,雖然在價格上有吸引力,但充滿法律、貸款與安全隱憂。透過謄本查詢、銀行鑑價、實際調查社區狀況,才能避免買到「便宜卻麻煩」的房子。
👉 記住:房子可以再買,但人生不能重來,買房務必要謹慎!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