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處理不動產買賣、設定抵押或申請貸款時,「未保存登記」常被提及,但多數人對此仍感到陌生。究竟什麼是未保存登記?擁有未保存登記的建物可以辦理貸款嗎?本文將為您完整解說,協助您掌握相關知識,做出最有利的財務決策
什麼是「未保存登記」?
在台灣,建築物完成後,依法應進行「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」,這個動作稱為「保存登記」。若建物尚未辦理此登記,便稱為「未保存登記」。
保存登記的功能包括:
- 建物所有權正式確立
- 可於地政機關查詢資訊
- 具法律效力,可進行買賣、贈與、抵押設定等行為
而未保存登記建物雖然實際存在,卻在法律層面上「不被承認」其所有權。因此,所有相關的法律行為都會受限。
常見的未保存登記建築類型
- 增建或違建未報備建築
- 未依照程序辦理保存登記的合法建物
- 老屋或祖產未完成建屋登記手續
- 工寮、農舍、鐵皮屋等非正式建物
未保存登記建物可以貸款嗎?
一般來說,未保存登記的建物難以作為貸款擔保品,原因如下:
貸款限制
- 銀行端審核嚴格
銀行辦理抵押貸款時,需要建物具有正式的登記資訊,才能評估擔保價值。 - 無法設定抵押權
未保存登記的建物無法進行不動產抵押登記,因此不能作為正式擔保品。 - 價值評估困難
無登記資料者,估價師也難以出具正式估價報告。
可行的替代方式
雖然建物本身無法作為貸款擔保,但仍有幾種處理方式可供參考:
1. 土地擔保貸款
若建物所在土地為自有,且土地已登記在案,仍可以土地作為擔保辦理貸款。土地價值相對穩定,是主要貸款評估依據之一。
2. 先辦理建物保存登記
只要建物是合法興建,屋主可主動向地政機關申請建物測量與保存登記,完成後即可提升建物的抵押價值與法律保障。
3. 尋求民間融資公司協助
部分民間貸款機構或融資平台,針對有特殊狀況的未保存建物,也可能提供評估及融資方式,如依整體擔保品狀況調整貸款額度與利率。
如何申請建物保存登記?
申請流程簡介:
- 向地政事務所申請建物測量
- 準備合法建照、使用執照、建築圖說等資料
- 申請保存登記,取得建物所有權狀
- 登記完成後,即可作為正式擔保品辦理貸款
⚠ 若為違建、未經建照增建或舊屋,須視個案而定是否具備保存登記資格。
📣 結語:未保存≠無價值,處理得當可提升財務靈活性
雖然未保存登記建物不具法律保障,難以作為貸款擔保品,但只要配合專業流程進行補登記,或透過土地擔保、民間貸款等方式,仍有資金活用的空間。
若您有此類不動產,建議找專業貸款顧問協助評估,擬定最佳貸款方案!
📞 有未保存登記建物卻有資金需求?歡迎與我們聯繫免費諮詢!
🔹 快易貸 ─ 資金靈活不求人,幫您圓夢不是夢!
📍 LINE ID:quickloan888
📍 電話:0903-581-628
📍 官方網站:https://quickloan888.com.tw/